一、引言
CASS(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)工藝是周期循環(huán)式活性污泥法的縮寫,它是SBR工藝及ICEAS工藝的一種更新變型工藝,不只持續(xù)了SBR法簡單牢靠、自動化水平高、運轉方式靈敏等優(yōu)點,而且它經過底部開孔隔墻將池子構造分為預反響區(qū)和主反響區(qū),使得溶解氧、污泥濃度和有機負荷在各區(qū)均不相同,各池中的優(yōu)勢生物菌種亦不同,且運轉時經過進水-曝氣、沉淀、潷水、閑置四個階段,因此在時空上都發(fā)明了“厭氧—缺氧—好氧”條件,使得微生物處于周期性變化之中,提升了工藝的脫氮除磷效果。
近幾年來,隨著計算機及自控系統(tǒng)的應用與普遍推行,CASS工藝在國內外普遍應用于大中型生活污水和工業(yè)廢水處理廠,并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向。一些山區(qū)縣污水處理廠也由于CASS工藝的設備少、占空中積小、運轉及基建費用少而選擇該工藝。
二、污水水質水量與處置工藝流程
本研討以壽寧縣某污水處置廠處置的生活污水為對象。該廠效勞人口約為4.5萬人,依據《福建省城市用水量規(guī)范》(DBJ/T13-127-2010),并分離供水情況,城鎮(zhèn)均勻每人每天產生200L污水計算,全城鎮(zhèn)約產生污水9000m3/d,設計污水日排放量10000m3/d,出水水質執(zhí)行城鎮(zhèn)污水處置廠污染物排放規(guī)范(GB18918-2002)一級A規(guī)范。
2.1 污水水質水量
本研討以該廠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的月運轉報表數據和出水在線監(jiān)測數據為樣本實施剖析,實踐處置量為10169m3/d,進水水質狀況如表1所示。
2.2 工藝流程
本工程處置構筑物包括格柵間、旋流沉砂池、2座CASS生化池、紫外消毒池、尾水監(jiān)測井、提升泵房、高效沉淀池等;隸屬構筑物包括儲泥池、污泥濃縮脫水機房等。詳細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。
三、運轉結果與剖析
3.1 運轉結果
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,連續(xù)12個月的月運轉報表數據和出水在線監(jiān)測數據為樣本,得出以下結果(見圖2至圖7):
3.2 結果剖析
從圖2及表2能夠看出,出水COD月均值總體動搖很小,都低于20mg/L,滿足小于50mg/L的出水規(guī)范,去除率為95.3%,圖3中,出水氨氮月均值根本堅持在5mg/L以下,去除率為96.6%,滿足出水規(guī)范,外界對CODCr、NH3-N的去除率沒有太大的干擾。從圖4與圖5能夠看出,出水總氮根本維持在15mg/L以下,根本滿足達標排放規(guī)范,去除率約為80%,年超標小時數為122個,超標頂峰值呈現在12月。圖6與圖7中,TP出水月均值為0.48,去除率為79.5%,但超標率到達31.8%,18年10月至19年4月的小時超標數均在200個以上,18年11月以至到達600個,根本難滿足出水規(guī)范,除磷效果較差。
四、影響總氮、總磷處置效果的緣由剖析
綜上所述,該廠CASS工藝對COD、NH3-N、處置均可達標排放,TN偶有超標,卻也根本到達排放請求,但除磷效果甚是不佳,呈現這種結果主要有以下幾種緣由:
4.1 進水濃度
污水廠效勞的城鎮(zhèn)每天約產生污水9000噸,但由于該鎮(zhèn)面積小,很多民宅依山而建,根本處于無序建立狀態(tài),特別是早期的民宅,未施行雨污分流,形成很多片區(qū)污水管網無法鋪設到戶,只能對排入河道的污水口實施截流。由此造成一些污水無法收納至污水管網,且呈現雨污分流不徹底,致使污水處置廠進水有機質濃度偏低。
4.2 污水溫度
溫度對CASS工藝脫氮的影響是經過影響微生物的活性,進而影響硝化與反硝化反響的發(fā)作?;钚晕勰辔⑸镒詈线m生長的溫度范圍是15~30℃,在溫度低于15℃時反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反響速度會疾速降低,特別當溫度低于5℃時硝化反響將完整中止。曾有研討標明當進水溫度處于10~25℃范圍內時,CASS工藝對TP的去除效果隨溫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大,主要有兩方面的緣由:一是聚磷菌的活性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,二是溫度升高時脫氮的效果會隨之提升,脫氮除磷菌在去除污水中局部氮的同時也去除一定量的磷,進而加大磷的去除量。因而,溫度對CASS工藝脫氮除磷是有一定的影響的。而該鎮(zhèn)處于高海拔山區(qū)(約800m),冬季氣溫較低,均勻氣溫小于10℃。
4.3 曝氣量的影響
DO濃度的控制對脫氮除磷至關重要,經過控制DO濃度能夠完成高效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[6]。付朝臣等[7]研討發(fā)現,CASS工藝好氧區(qū)的TP去除率較高的是DO維持在2mg/L左右時。而該廠在實踐運轉時,在CASS池主反響階段,DO值由于一些操作上的緣由,經常呈現DO值在整個曝氣階段還不到1mg/L,且該廠每個階段進水曝氣與完整曝氣總共為2h,曝氣量的缺乏造成厭氧時間延長,主反響區(qū)會發(fā)作過量釋磷現象,從而形成除磷效果降落。
4.4 SRT(污泥齡)的影響
徐偉峰等研討發(fā)現,當SRT為15d時,磷的去除效果最佳,該廠SRT實踐天數為30d左右,SRT過長造成厭氧區(qū)發(fā)作無效釋磷,這些磷并沒有隨同著聚β-羥基丁酸的應用而吸收,從而降低了除磷效果。
五、倡議與對策
經過對上述實驗結果的剖析,針對脫氮效果不佳,除磷效果差的狀況,提出以下倡議對策:
當地政府應有目的、有方案的對污水搜集管網實施改造,讓雨污分流愈加徹底,以提升進水有機質含量,提升C/P與C/N,進而提升脫氮除磷效果。
鑒于壽寧天文環(huán)境條件,有必要在格柵池與CASS生化池間增設一個加熱系統(tǒng),備用于冬季低溫時節(jié)。
在提升曝氣量有艱難的狀況下,可恰當延長曝氣時間,將曝氣時間改為2.5至3.0h,并且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,降低污泥濃度,使污泥齡縮短至15d左右,最大限度同時滿足脫氮除磷的